苏州短视频剪辑基地 苏州微短剧产业向“精”而行 微短剧的“下一集”,苏州怎么拍?

用户投稿 28 0

苏州微短剧产业向“精”而行 微短剧的“下一集”,苏州怎么拍?

《苏州市促进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昨日出台,一系列政策助推苏州微短剧产业向“精”而行——

微短剧的“下一集”,苏州怎么拍?

短短几年,时长短、情节爽、强反转的微短剧势不可当地站上了“流量高地”。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11月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指出,截至今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到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用户规模超越网络外卖、网络文学和网约车等多类基础数字服务,已成为中国居民数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作为“江南文化”的核心城市,也在这波竞逐中乘势而上,积极布局。昨天上午,《苏州市促进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出台。聚焦微短剧“轻量化”“短平快”的行业特点,苏州发布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全周期扶持政策,加快打造微短剧产业链。

苏州短视频剪辑基地 苏州微短剧产业向“精”而行 微短剧的“下一集”,苏州怎么拍?

微短剧的“下一集”,苏州怎么拍?且听专家解读这份新鲜出炉的《措施》。

聚才引流

抓住产业创作核心

微短剧行业正“热辣滚烫”,微短剧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攀升,多领域企业、明星及各大品牌纷纷入局,进一步扩大了行业市场、提升了行业影响力。

热潮中,苏州微短剧行业发展走在江苏省前列。2024年1月至今,苏州市网络视听规划备案135部,其中投资额30万元至100万元的普通微短剧73部,投资额超过100万元的重点微短剧62部,通过规划备案审核的41部(含普通微短剧23部)。

在这一基础上,如何更好地聚才引流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注重产业创作核心,是新出台《措施》的一个亮点。”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许静波分析道,剧本是一剧之本,《措施》从剧本阶段就开始扶持,注重拍摄、剪辑的前后期过程,不仅仅抓住了生产的这个关键点,更起到了“聚人”的作用——因为相对于投资和宣发来说,生产是创造工作岗位最多的环节。

《措施》的首条,即提出对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等题材且能体现苏州文化元素的微短剧剧本给予扶持,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且上线播出的,经审核,给予版权方每部不超过30万元、20万元奖励。

同时,在培育企业方面,《措施》第六条对纳入我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统计的微短剧企业,企业规模增速超过20%的,经审核,按照增量的10%给予扶持,最高可达100万元。对首次纳入我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统计的微短剧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措施》第七条在集聚发展方面,支持各地规划建设微短剧产业园区,吸引微短剧上下游企业入驻,对我市新建或改建以服务微短剧摄制作为主要业态的园区、基地项目,项目实际投资额超500万元的,按照不超过项目实际投资的10%给予扶持,最高可达100万元。

许静波认为,无论是第六条的“鼓励做大做强企业”,还是第七条的“促进集聚发展”,都能够帮助苏州在微短剧行业的激烈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招引相关领域龙头企业来到苏州展开广泛合作,为人才提供机遇和土壤,聚才引流,实现弯道超车。

他补充道:“产业的发展是需要示范效应,抢占生态位的。政府政策的导向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比如最近几年青岛的影视大工业基地建设,吸引了《流浪地球》《封神》等大制作影片在此创作。当下,戏剧影视行业不是没有资本,而是资本在缺乏好项目的时候持币观望。微短剧相对来说投资部成本比较低,落地迅速,是可以作为短线投资的一个补充形式。”许静波说,在政策的指引下,大型投资方可以作为一招“闲笔”,而小型创作者也更加容易实现正向收益,有机会进行精品创作。

双向赋能

发挥“天然影棚”优势

古今辉映的“双面绣城市”苏州,文旅资源得天独厚,既是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也是剧组扎堆的热门取景地。让微短剧与文旅双向赋能,苏州很早就开始筹谋。《面若桃花》《一梦枕星河》《我是苏非非》《搬砖吧,大小姐!》《虞笙有秦川》等30余部微短剧,带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风潮,为苏州文旅引来一大波流量。

最新发布的《措施》强化了“微短剧+文旅”的双向驱动,鼓励微短剧经营主体在苏州取景拍摄制作,推进微短剧与古城古镇、山水园林、现代都市、商业消费等深度融合。对苏州元素突出且促进苏州旅游宣传的微短剧,经审核,给予每集1万元奖励,每部最高不超过10万元。

一方面来说,此举有助于凸显苏州“天然影棚”的优势,为短剧创作提供优质土壤。许静波分析道,从全国的情况来看,以往的微短剧是在影视剧拍摄间隙“野蛮生长”出来的。比如,横店等影视基地出于盘活既有资产和设施的考虑,提供给微短剧的拍摄方,本身就不是为了微短剧专门提供服务的。有的剧组甚至连到拍摄基地的预算都拿不出来,所以在制作精良的程度上受到很大制约。从产业发展角度,“借鸡下蛋”的模式势必不能长久,需要有专门的产业基地,契合微短剧的媒介特点和拍摄规律,助推精品化的创作。苏州恰恰可以满足这一点。

另一方面,该项举措对于盘活苏州现有文旅资源助益颇多。许静波说:“苏州的文旅投资非常大,有很多小而美的文旅设施,但是人流量实际上并不足。开放这些设施,鼓励微电影项目组使用,则起到了盘活景区和文旅设施的效果,并且有助于将其IP化,进一步拓展其影响力。苏州不只一个平江路、山塘街,还有更多亟待发现的微景点,只靠政府的力量去推宣,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借势借力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精品“出海”

让世界看见江南

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微短剧市场无疑是蓝海一片。出台的一系列举措,以推动微短剧精品化、多元化为着力点,无疑彰显了苏州加快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市的雄心壮志。

许静波认为,微短剧行业的规范化、精品化是必然趋势,“媒介作品从来都不仅仅是单一的阅读观看对象,微短剧从盲目追求爆款、吸睛到反映一定道德和审美旨趣,不是冷冰冰的规训和治理的结果,而是人类出于人性自我认知的主动追求。”

与此同时,微短剧在国际市场的高歌猛进也同样值得注意。网剧与网文、网游一起,已成为中国文化扬帆“出海”的“新三样”。搭载中国传统文化、东方美学意涵的微短剧,正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新窗口。苏州的“江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一支,亦可借助微短剧,聚焦世界目光。

鼓励文化出海也是苏州此次新出台《措施》中的一大亮点。《措施》指出,鼓励企业与海外传播渠道加强合作,拓展微短剧的多语种海外市场,开展内容创作、制作技术、发行播映等方面国际合作,鼓励申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并按照有关政策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奖励。对达到一定出口规模的微短剧企业,经审核,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

许静波说,短剧是一个新赛道,可以让苏州进入到国家乃至世界主流的话语体系中。苏州文化不只是文旅,不只是被观看的对象,也可称为一种对于世界问题的“苏州答案”。倘若苏州以微短剧为切入点,抛掉包袱,以30年前苏州建设园区的“野蛮”“澎拜”之势去闯,也许后人会把今天看成是一段传奇的开端。(记者 王敏悦)

释放吸“影”力!昆山市周庄镇布局影视产业赛道

昆山市周庄镇,拥有长三角最大的室内摄影棚,以及国内最大、最真实的宋代实景基地。为积极抢抓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周庄聚焦影视(微短剧)产业赛道,全面构建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IP衍生于一体的影视产业链,大力培育影视文化产业。

打造配套服务完备的“梦工厂”

今年1月,苏州影视(微短剧)产业园基地在昆山揭牌,这是昆山积极抢抓影视(微短剧)产业发展机遇的新实践。随着该基地的揭牌运营,周庄镇充分发挥产业园等载体作用,吸引更多优秀影视企业和人才入驻,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作为苏州昆山特色专业创新园区之一,昆山数字文化影视产业园以周庄数字梦工场平台为依托,全力打造包括电视剧《清明上河图密码》和电影《群星闪耀时》《东极岛》,大型综艺《剧好听的歌》《这就是街舞》等影视综艺项目。这里共有宋代实景外景地146亩,专业影棚5个,面积超30000平方米,为影视剧组提供一站式服务。

苏州短视频剪辑基地 苏州微短剧产业向“精”而行 微短剧的“下一集”,苏州怎么拍?

昆山数字文化影视产业园。图源:苏州发布

根据相关规划,周庄数字梦工场(优酷)帧享数字影棚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建设完成,不仅可全面覆盖各类业务场景,还涵盖核心技术研发、创意设计、项目管理等板块,通过行业领先的LED数字背景拍摄、XR拍摄、动作捕捉拍摄、绿幕拍摄4种技术拍摄方案,可为剧组提供数字化制作全流程服务。

苏州短视频剪辑基地 苏州微短剧产业向“精”而行 微短剧的“下一集”,苏州怎么拍?

图源:昆山旅游度假区发布

自昆山数字文化影视产业园的数字摄影棚及天花荡外景基地一期、二期全面投入使用,《清明上河图密码》等相关影视、综艺剧组入驻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娱企业、专家及影迷纷纷前来,园区一度成为文娱产业的焦点。

实现“为一部剧,赴一座城”

作为“中国第一水乡”,周庄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近年来,周庄积极探索“旅游+影视”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让更多人通过作品来到周庄、了解周庄、爱上周庄,推动周庄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在周庄,上演着一场穿越时空的梦幻之旅——行浸式多维空间剧《只此周庄》,跟随主人公进入梦中,循着“旧梦、入画、出征、寻路”四个篇章,走进宋代美学的世界。依托热度,《只此周庄》还带动了园区文创店和汉服旅拍等相关文旅业态的综合消费。

苏州短视频剪辑基地 苏州微短剧产业向“精”而行 微短剧的“下一集”,苏州怎么拍?

图源:苏州市文广旅局官微

在周庄,汴河虹桥、京城街道、官署开封府等画中场景被精细复刻,一幅宋朝人民生活的画卷在古装悬疑剧《清明上河图密码》中同样徐徐展开。

在周庄数字梦工场,外景基地实景搭建并1:1还原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打造国内最大最真实的宋代实景基地。周庄数字梦工场在外景基地中复原了一座长44.7米,宽8.6米的虹桥,全桥没有任何桥墩支撑,而是采用了拱形的设计,整个桥身从水面升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弧度,仿佛彩虹横跨在汴河之上,完美诠释了中国传统建筑之美。

苏州短视频剪辑基地 苏州微短剧产业向“精”而行 微短剧的“下一集”,苏州怎么拍?

图源:苏州市文广旅局官微

在周庄数字梦工场外景基地中,宋代汴京城掌管行政、司法的衙署——开封府建筑群也被精细还原。为了最大程度还原汴京城的繁华,周庄数字梦工场邀请了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到外景地建设中,一砖一瓦,一街一巷,都是原汁原味的北宋风情。

苏州短视频剪辑基地 苏州微短剧产业向“精”而行 微短剧的“下一集”,苏州怎么拍?

图源:苏州市文广旅局官微

随着去年9月首届“双桥奖”微短剧大赛的启动,周庄抢抓产业机遇,充分发挥“中国第一水乡”的人文景观优势和周庄数字梦工场的影视资源,打造微短剧交流与创作的平台,努力实现“为一部剧,赴一座城”,引领文旅新业态。

AI助力,抢占影视新赛道

在昆山元宇宙技术的先发优势下,昆山数字梦工场逐渐成为周庄的镇域数字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高地。

为了让科技赋能影视,2024年6月,周庄数字梦工场宣布联合闪闪鱼和剧游宇宙两家合作伙伴成立“AI数字创新中心”,重点承接AI数字处理等业务,并强化影视内容出海品牌建设。在第十三届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上,由该创新中心制作剪辑“跨越千年”AI短视频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据悉,这部短视频从脚本撰写、音乐合成到视频影像生成,整个流程均由AI自研工作流完成。

苏州短视频剪辑基地 苏州微短剧产业向“精”而行 微短剧的“下一集”,苏州怎么拍?

图源:昆山市周庄镇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

借助AI的分析与处理能力,视频中的每一帧每一秒都被细致打磨。AI影像生成技术则复原了伍子胥、白居易、唐伯虎、顾炎武四位苏州代表性人物,并让这些贤哲们穿越时空,与观众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不仅展现了苏州文化脉络的深厚与繁荣,还深刻诠释了这座城市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苏州短视频剪辑基地 苏州微短剧产业向“精”而行 微短剧的“下一集”,苏州怎么拍?

图源:昆山市周庄镇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

“跨越千年”短视频的成功案例,是周庄数字梦工场AI技术与文娱产业融合的典范之作,也是苏州乃至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表现。目前,短视频的英文版已在中国日报的海外平台上线,向全球观众讲述了苏州故事,并收获了国内外的认可和赞誉。

文/汤心慈

资料来源:苏州市文广旅局官微、苏州发布、昆山发布、昆山旅游度假区发布

相关问答

诸位大侠!有谁知道在线等,苏州网红孵化短视频剪辑,短视频...

[回答]些视频剪辑和声音的处理技巧(1)我们都知道,无论是什么影视节目,都是由一系列的镜头按照一定的排列次序组接起来的。这些镜头所以能够延续下来,使观...

想学视频剪辑,拍摄,Ps,pr不知道去哪里学习比较靠谱?

朋友好,学视频剪辑,做自媒体短视频却不知道去哪里学?其实做自媒体大部分人都是靠个人兴趣爱好,只要你爱好这个有了前进的动力,就是不会软件操作也抵挡不住你...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